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HITEFANG (白牙 ), 信区: COA
标  题: 深圳设计之旅(8)一场规模宏大的华人设计盛宴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0月26日15:42:0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作者: 黄治成  来源: 深圳商报

  中国平面设计自此有了两个品牌

  1996对于深圳平面设计界,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紧
锣密鼓劲吹《96′平面设计在中国》旋风的同时,由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策动,另一个平
面设计大赛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大旗下也拉开了序幕。一场擂台赛在中国平面设计的策源
地发生了。

  这中间有一个小插曲。《92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的成功,塑造了中国平面设计第一块
金字招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也要以“平面设计在中国”为大赛冠名,其理由是,该协会
是92展挂名的主办机构之一。SGDA得知此事后,立即提出交涉,甚至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
护“平面设计在中国”的归属权。为此,时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的黄良辅先生亲
赴深圳,与SGDA紧急磋商。大家本着共同推动中国平面设计事业发展的良好愿望,很快达
成一致。“平面设计在中国”品牌归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所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平面
设计大赛另定新名称;SGDA鼓励其会员积极参与大赛。这项赛事后定名为“首届华人平面
设计大赛”,中国平面设计自此有了两个品牌。

  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1987年,是深圳最早的设计师协会。由于工业设计起步较
晚,产业规模较小,协会的会员中平面设计师占了大多数。1995年,该协会还专门成立了
平面设计委员会,由杜华林任理事长。作为大赛的主要承办机构,协会选派黄炯青、杜华
林、王宏明、张建民和苏建明等人出任大赛执行委员,其中黄炯青任执委会副主任兼组委
会副秘书长。组委会秘书长和执委会主任由北京的何跃华担任。执委会特请香港设计师陈
幼坚为《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设计了标志(见图1)。

  在组织募集作品过程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显示出其巨大的组织资源和影响力,全国
各地送选作品之多,覆盖面之广都超过了两届《平面设计在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和
新加坡的设计师组织积极响应,他们选送的作品在大赛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整体水平也
明显高于内地。因大赛在时间上与《96平面设计在中国》重叠,深圳SGDA,只有张达利、
梁文峰等少量会员以个人身份参赛,张达利还受聘担任在大赛的执行委员。大赛还特设了
“希望奖”,吸引了一大批在读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优秀表现让人对中国设计的未
来充满期望。应该说,《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的前期筹备工作很出色,为大赛的成功
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赛评委们评判标准的差异,是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分岐所致

  按照执委会的计划,大赛聘请了海内外七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4000余件作品分
八大类进行评奖。获奖作品的评选过程在律师现场公证下进行,符合国际大赛贯例,评选
结果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

  1996年11月25日至27日,《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评审工作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展
开。大赛的七位评委是:陈汉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系主任教授,本届评委会主任;艾普
尔·格莱曼(AprilGreiman),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来自美国;靳埭强,香港
设计师协会资深会员;陈幼坚,香港陈幼坚设计公司创意总监;杨夏蕙,台湾视觉形象设
计协会辅导会长;苏秋平,新加坡创意协会(CCA)副主席;陈梁,《中国广告》杂志总编
(评委身份引用《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中的介绍)。评委们经过三天的细
致工作,评出入选作品1100余件,约是《96平面设计在中国》的五倍!“苹果电脑设计大
奖”一个,由天津的陈幼林获得(见图4);评审奖七个;八类作品分别评出金、银、铜奖
和优秀奖,其中插图类金、银、铜奖空缺,商业摄影类只有入选奖,而海报、机构形象(C
I)等类别则获奖众多;如海报类金奖3个,银奖4个,铜奖11个,评审奖占5个,优秀奖难
以数计;希望奖集中在海报类和其它类。

  从评选结果来看,港台和海外作品的设计语言比较现代,显示出很高的整体水平。香
港的李永铨(见图7)是全场获奖数量最多的设计师。深圳的设计师也有不俗的表现,获奖
作品众多,其中张达利获海报类金奖(见图3),黄炯青获形象类金奖。插图类没有评出大
奖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按理说我国的插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大批优秀的插
图作者,可能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归入纯艺术类,不想参与设计大赛;实际入选的作品中,
有一部分水准之差已超出想象,不予评奖也合情合理。而商业摄影中个人认为应可选出少
量佳作,大奖空缺颇令人费解。

  评选的结果也表现出评委们评判标准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只是个人偏爱所至,更应看
作是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分岐。毕竟我国现代设计起步较晚,尤其是内地的参赛作品中,保
留了较多的工艺美术特点。也许是组委会出于普及和推广的目的,入选作品数量过多也是
造成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的一个合理理由。

  大赛作品集留有较大的遗憾

  为给大赛留下学术研究依据和历史记录,按惯例评审工作结束后要刊印大赛作品集。
这是一项非常烦琐、浩大的工程,如组织者所说,毕竟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展评活动是第一
次,经验不足,最终出版的这个《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入选作品集》留下了一些难以补
救的缺憾。


  首先是大赛的主办和承办机构缺失,大赛的组委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多以个人身份出
现。一个本是国家级的专业赛事,被蒙上了一层商业气息和民间色彩。

  其次,作为专业平面设计大赛的作品集,装帧设计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水准。用作
者自己的话说,“试图用一种朴素无华的装帧,以精确的翻拍、扫描,最大限度地反映和
记录原作的效果。”朴素无华是实现了,装帧之美实在是欠缺。一场如此规模宏大的华人
设计盛宴,本应留给我们一份更精彩的历史记忆。


--
  以  ┬┬ ╭╮ ╭╮  ┌┐  ┬┄┄--╮      ┄┄┄┬┬╮          以
  后  ││ ││ ││┌┤├┐││  ╭╮      ╭─╮│┆│  失 物   后
  要  ││ ││ ╰╮  ├┤  │├--│││︳││¨││┆│          要
  小  │ __╰╯ ││  ││  ││  │││︳││︳┆│┆│  招 领   小
  心  ┴---┄╯ ╰╯┄╰┴╯┴--  ╰╯╰┄╯﹉    ┴┴╯          心
  点  第A区  社会信息    ﹊    ﹉             LostFound   ★ ★   点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3.15]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3.15]
--
※ 修改:·WHITEFANG 於 10月26日15:50:46 修改本文·[FROM: 192.168.43.15]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3.1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