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C (生不如死), 信区: Film
标  题: 第五代电影前史(37)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Nov  2 09:14:45 2002), 站内信件


------------------------------------------------------------------------

   少年时代和青春期成长经历, 是作者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角度。第五代电影
既是一个群体现象,有各自形成作者风格。因此,追溯他们共同的经历,寻踪他们
文化心理的历史,成为一个必要的环节。从本书的叙述可见,第五代电影是文化的
革命历史悲剧的直接产物。家庭的磨难史和少年坎坷的命运,尤其是农村插队或生
产兵团的蹉跎岁月,成为了创作的直接感受和情感积淀的来源。因此,第五代电影
是一种沉重而悲怆的众声独白,它作为80年代的话语存在,隔开了第三代前辈们的
集体颂歌和第六代自由放任的个体咏叹,成为宏观反思的民族寓言。

  正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是二次大战之后,欧洲的重
要电影流派一样,中国第五代电影和伊朗电影,是上世纪末亚洲电影中最令人瞩目
的电影流派,其电影文化的民族性和电影形式的新颖感,丰富了20世纪末期世界电
影的景观。正是由于国际舆论这种肯定性的评价,第五代电影的历史作用已经众所
周知:它拉近了中国电影和世界各国的距离,也加速了变中国电影政治话语为艺术
话语的进程。

  第五代电影究竟有没有终止?它目前还在延续吗?作为一个艺术运动应该怎样
划定她的起点和结束?

  在我看来,每一个艺术运动都是有清晰的起止标志的。在那一艺术运动结束之
后,参与过那个运动的艺术家的个人创作还在延伸,而我们并不认为那个艺术运动
还在继续。就电影艺术而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历程,通常被界定为从
1945-1952年。但在60年代之后的年代里,这一艺术流派的导演仍在继续拍片,比
如维斯康蒂延伸着漫长的艺术生命,但人们并不将他的后期创作称之为新现实主义
。法国新浪潮的起止年代,是1958-1963年,作为艺术运动的新浪潮电影, 如《表
兄弟》(1959)、《胡作非为》(1959)、和《筋疲力尽》(1960), 主题和风
格特征的共性非常明显。尽管他们拒绝发表共同的纲领性宣言,而声称他们的影片
都是个人风格至上,但新浪潮运动却为世人所公认。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和
路易·马勒等人不但继续拍片,并且个人风格更趋稳定,旺盛的创作达20年之久,
但人们并不把其后的作品,一概而论的称之为法国新浪潮电影。

  第五代电影亦可作如是观。

  我认为,作为艺术运动的第五代电影,起止年代是1983-1991年。这样划定的
理由是: 1983年《一个和八个》的问世,标志着第五代电影民族反思的主题、意
象化的宏观视点、西部荒原的电影空间和强调造型的电影风格,得以确立。后期经
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盗马贼》、《红高粱
》、《晚钟》……,直至1991年陈凯歌拍出《边走边唱》,这种相近的艺术追求和
风格特征,告一段落。90年代以后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和吴子牛等人的创作
,都很难归纳在某一共同的主题、风格或艺术特征中。因此,可以说第五代电影的
导演们在继续创作,而第五代电影运动在1991年已经结束。

  正如历史上各次电影运动均有其政治、经济、人文思潮和电影语言的环境一样
,第五代电影也不例外。80年代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电影的计划经济体制仍
在延续,文化市场尚未全面展开,外国电影还未全面渗入。因此,第五代电影的人
文探索和非商业性运作得以生存和发展。而90年代以后,全面铺展的市场经济环境
,和大文化市场的形成,是第五代电影艺术宗旨必然演变的原因。

  本书以探寻第五代电影发源为初衷,在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发现
是:为什么宏观历史反思和意象化造型风格终于成了第五代电影的标志,而其他的
风格和主题都未能成为这一艺术运动的特征。这是80年代电影史中一个非常令人感
兴趣的问题。

  90年代以来,围绕第五代电影的评论和研究日趋深入,论著丰富,蔚为大观。
尤其在文化批评方面,屡有建树,形成国际对话的一个热点。本书的“前史”考察
,是从作者论角度上的一种历史“钩沉”和“补叙”,意在为今后的研究,多一份
参考,多一条线索。同时,本书面向广大电影爱好者,期望更宽广的对话空间,引
起文化讨论的深入。

  本书写作于1994年春夏之际。离开现在已经有七年了。这七年间,中国电影产
业和艺术风格经历了既深又广的变化。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和世
界全面接轨,中国电影面临的竞争和挑战自然不言而喻。这一年,张艺谋投入古装
动作片《英雄》的拍摄,陈凯歌拍完英语片《温柔的杀手》后回国筹拍新片;田壮
壮重拍四十年代经典影片《小城之春》,李少红出任该片监制;吴子牛正拍完电影
《郑成功》和电视剧《天下粮仓》,夏刚导演正完成新片《一见钟情》。

  在这七年间,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自表演系的陈国星在导演创作
上作了艰辛的努力,《孔繁森》、《横空出世》倍受瞩目;来自美术系的冯小宁导
演了《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战争三部曲; 无论是创作方向还是艺
术个性都有很大不同。由于电视剧市场的勃兴, 第五代导演们涉足该领域并屡有
佳作:胡玫的《雍正王朝》、李少红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 尹力的《
无悔追踪》、《罪证》……都是有口皆碑之作。顾长卫和赵非在美国的电影摄影生
涯、吕乐的导演作品《赵先生》、邓伟十年磨一剑的《世界名人肖像》拍摄工程的
完成……这一切,都是90年代中后期,电影学院78班同学们的骄人业绩。

  在筹划本书中文版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要对原稿做大量的增补。但几经思考
,觉得还是保持原貌更为客观。字里行间的昔日风味,是很难靠只言片语的调整和
补充来跟上新世纪的文化步伐的。就把它当作一份历史的记载,坦陈在读者面前吧


(连载完)
--
  $userid   是个大好人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有感有感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8.1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