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inyu (灵雨), 信区: Film
标  题: Re: 记录片:流浪北京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May 27 23:29:32 2004), 站内信件

哈,jiackie够直接。张夏平,第一眼看到,她的脸部表情、眼神、手势、说话的
节奏声调,就令我直觉这是个生理心理都很脆弱很神经质的女人(天哪,听着看着
她说话那感觉真是很易让自己神经都不安宁的,脑袋很“重”,令人“烦”,搞到
我后来一看到她的镜头都想跳过去有点怕怕),她会“发疯”我真不奇怪了。而且
立时觉得她的画风必是属于那种抽象怪异的了。神经质的人也有不少是挺让人欣赏
的,像不少法国女人的神经质(《巴黎野玫瑰》的女主角算是典型),有些神经质
真是很有艺术特质,我喜欢。但像夏平这类型的,我感觉不舒服,不喜欢。我想到
她说的不少人最初都对她挺关心挺热情的,但过一阵就冷淡疏远了。该是可以明白
的了。每当触及到像这类人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所谓艺术品,总是很令我质疑艺术的
特性,艺术究竟是什么?源自何处?判别的标准能是什么又可以是什么?

“但有一点是肯定,他们不是故意的,或说刻意的如此,用‘不得不’和‘本来就
是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们,也许是恰当的。”我不太赞同这句话,有的是原本如
此,但其中有的未必是“本来就是这样”的。出于各自所欲达到的追求,“不得不”
这样倒是确实了。比如像张夏平在大大的画室里表现的那番姿态、那番有关“上帝”
的疯言疯语,我是感觉有不自然的刻意故作的成分的,当然,这种生存状态或姿态,
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自然的刻意的、率真的做作的,混合在一起难辨真假,恐怕
许久下来连她自己都不敢正视不敢辨别了,尤其是当很多人以此言行来推断艺术气
质、作为艺术家“很艺术”的标志的时候。我想,夏平的“疯”并非真正的病理学
意义上的“疯”。相形之下,张慈、高波他们显得自然平实多了。

这部纪录片,意义也只在于客观纪实了一些当时当地尚有点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
活方式的人,而这“实”表现得也是挺有限的,主要凭各自的“说”,拍摄手法形
式表达上真是很一般了,挺平白单薄的,缺乏内在的表现力度。张慈、张夏平、张
大力,最后都分别嫁了娶了,美国男人、奥地利男人、意大利女人,高波去了法国。
纷纷涉外婚姻出国去也——中国八十年代理想主义末期艺术“盲流”们最好的归宿?!


【 在 jiackie (上世纪八十代初的一天祥云展动,我诞生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喜欢高波的乐观,夏平是一个让我觉得恶心的女人
: 另外对于楼主的帖子认为这部片主要以话语来记录是一个优点我颇有些异议
: 记录片大部分都以话语来表现,似乎显得苍白了点
: 【 在 everjoker (free at l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张慈说话的语气吸引我
: : 夏平很压抑
: : 高波故作乐观
: : 如果大力是那个长脸画家的话,我喜欢大力
: : 牟森坚持到底
: : 吴文光,蛮帅的嘛,-_-hehe


--
※ 修改:·linyu 於 May 28 09:44:53 修改本文·[FROM: 210.21.224.234]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0.21.224.23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