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inyu (灵雨), 信区: Film
标  题: 菲利普·考夫曼的情色三部曲(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May 21 16:34:20 2002) , 转信

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的情色三部曲


《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情迷六月花》Henry & June
《鹅毛笔》Quills



将生命别在衣襟——《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出品:美国奥里马影片公司出品(1988 彩色)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 朱丽叶特·比诺什,
      丽娜·奥林

被评为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 获戛纳电影奖。


高中时看杂书,发现很多人喜欢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莫名其妙的短语。
觉得这几个字这么摆在一起,很神奇,但不明出处。大学时垂涎三尺看着中文系
学兄满架满床诗书,发现了这个名字,也知道了一个叫作米兰·昆德拉的捷克人,
又是写小说,又是作电影,又是玩爵士,一专多能的样子。读来真是不错,虽然
那时还有些似懂非懂。就是被文字给击中了,就像读《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就
无可就药痴迷上加西亚·马尔克斯,翻遍他所有能找到的文字一样。后来遍寻那
个北方城市所有的书架,收集这个捷克人所有的书,还在校园小径狭路相逢一个
学兄,与他辩论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米兰·昆德拉的问题。那时还没有机会看
到这个电影。

在电影学院拉片室的幽暗里带着耳机看《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感觉,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专注的感觉与
坐在电影院里的质量别无二致。没有把电影与小说作太多的比较,实际上电影无
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就像爱森斯坦无法把《资本论》搬上银幕。

已经听很多人批判电影拍没了小说里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
亲眼看见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气横溢的词句变成了一个通俗的爱情肥皂剧,政治和
哲学意义成为虚化的背景,有一点失望。后来慢慢喜欢这个通俗爱情故事,在东
欧韵味的音乐里迷醉了。总是看戈达尔和费里尼,还是有些疲累的。电影靠什么
打动观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罢了。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爱情、幸福这
类词的渴念是一样的。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
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
单单,都挣扎在爱和情欲里。

意识在忠实与背叛,自省与惶惑中游走,轻与重的问题伴随始终。有关于时代的
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

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
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萨宾娜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归宿,却仍然选择了自由和继续
背叛。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同时
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布拉格之恋》编剧之一让-克洛德·卡里耶从1968年就认识昆德拉,应该会从
语词掩盖下摘出情节来。这个故事编得还不算糟糕。一切遭到压抑的时候,托马
斯无论是道貌岸然站在手术台边,还是被放逐擦玻璃,都寻机与各类女子寻欢作
乐。此时的自制力,远不及拒写认罪书坚定。这样的坚定,让他对特丽莎的背叛
看起来不那么可恶。

丹尼尔·戴·刘易斯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着放荡着忧郁着,魅力十足,
四处搜寻猎物。《纯真年代》里,满脸沧桑的刘易斯孤独坐在情人窗下,任由窗
帘随风飘荡,窗子由开向关,起身默默离去。另一种诠释。可惜貌美如花的伊莎
贝尔·阿佳妮没有享受到忠贞一世的爱情,真实的刘易斯只是比托马斯收敛一点
而已。

萨宾娜则永远戴着黑色男式礼帽,保持自由和遗世独立。清楚记得萨宾娜说:我
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我们都反对媚俗,可媚俗恰恰是人类无法
避免的一个部分。没有人能逃脱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我们永远生活在悖论中,
永远在探索无法解答的问题。

她在瑞士收到写有托马斯夫妇噩耗的信,泪流满面。终结了三个人暧昧不明却真
实可触摸的关系。电影名字的另一个中文译法是《沉重浮生》,这个并不高深的
俗世浮生,只是因为这样的世界而沉重。

特丽莎,永远像一只乖巧纯真容易受伤的小鹿,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
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无望至此,直教
人无奈叹息。

朱丽叶·比诺什的美丽,在这里展露无遗。《蓝色》里面的茱丽,已经被赋予太
多沉重的意义,不属于俗世,只可远观。此处的特丽莎,在阳光草地上读书,在
游泳池里鱼般滑行,都是属于尘世的有血有肉的纯美少女。有人说,比诺什像春
天里的第一口雪糕。她的美既是天生丽质,又像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复杂的装置,
钟摆在上面弧形的摆动,左侧是古典的欧洲,右侧是赤裸在深渊上的欧洲。特丽
莎对托马斯,起初只是单纯的爱和依赖。变故让她内心的力量惊醒。不顾一切对
着苏军的枪口拍照时,只身离开托马斯时,她已经长大了。好在两个人终于有过
一段无欲无求的日子,桃源仙境里与宠物猪狗做伴的日子。就像很多年前看了电
视剧就把陈晓旭认作林黛玉一样,觉得特丽莎似乎就是比诺什的样子了。

电影曾经引起恶评如潮。很多批评家对公开出现在小说里的叙述者的"缺失"感到
遗憾,还探讨昆德拉小说的"不可改编性",探讨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是否有同一
性。记得一次BBS上的讨论,多数人都对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嗤之以鼻,认为它难
以传达出小说的神貌。

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时,只有看见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中奥斯卡的
惊喜,没有太多不适。既然是改编,又何必一定沿着一条老路走到黑呢。

后来恰好看见一个叫作帕·卡特里斯的美国人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不
同视角看电影改编》。帕·卡特里斯提到了小说与电影中"跨距离"的概念,即叙
事意义上焦距层次上的转换。而另一概念"零度焦距",指不定焦于某一具体人物。
这与热奈特的距离概念有关,指故事与读者(观者)之间的喻意距离,叙事者存
在越明显,读者/观者与故事间的距离也就越大。二者相比,小说中体现的距离
比电影中大得多。因为电影中叙事者是缺失的。而小说中时时跳出来夹叙夹议的
叙事者起了很大的间离作用。

其实这篇文章里,印象最深的是他讨论影片的音乐,捷克作曲家利奥什·雅那切
克的《童话:第三乐章》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一直钟情捷克的音乐,因为昆德拉小说里描述的捷克民族的载歌载舞,歌舞中的
突发爱情(小说《玩笑》里),更重要因为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
骤然一听,惊艳的感觉一直难忘,于是开始了四处搜寻的历程并幸运得逞。有些
音乐会忽然间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打动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听萨拉萨蒂的
《流浪者之歌》会忽然落泪。就像遭遇米兰·昆德拉故弄玄虚说的"利多斯特
(Litost)":一个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惨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痛苦。

看了文章的第二天,就在学校门口的路上买到了雅那切克弦乐四重奏的CD,觉得
很奇妙。后来看见李皖写的"向雅那切克致敬"的文章。音乐披上世俗外衣,表述
方式开始平俗,这,似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时代使然。

影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尼梅克的资料镜头,就是苏军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
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当时尼梅克正与约瑟夫·斯克沃莱吉拍
摄的一部关于布拉格的纪录片,名为《布拉格清唱剧》(1968年)。影片还使用
了曼·雷和比尔·布兰蒂的摄影素材。

捷克新浪潮电影导演贾洛米尔·吉里斯1968年曾经改编了米兰·昆德拉的《玩笑》,
可惜没有机会见到。

"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
里说。要命的是这个人太聪明而且很刻薄,象巫师一样,总是一刀正中要害。电
视里Channel[V]台循环播放王菲有一搭没一搭的《笑忘书》,一看即知作词者大
约某天看到了《笑忘录》的封面。几乎是个完全小资手册。10年前出现的电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是"庸俗化了"的先声而已。也许此时,已经没有人
愿意把它拍成一个哪怕更庸俗的东西,因为关注这种小说的人并不多了。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我们写书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们根本就不屑一
顾。我们转向一个匿名的世界,是因为我们向自己妻子谈话的时候他们充耳不闻。"
那年我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拿《生活在别处》与人互换,结果各自都
痛心不已。后来,书的前主人刻了一个小石头给我,作为永久纪念。将它别在一
件红色外衣上画的嘴斜眼歪的韩国逃学顽童旁边。总是有人问我:那上面写的什
么?仔细看,然后哈哈大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太搞笑了吧?

然后我也笑。有什么办法呢,就是觉得这个小石头和这个小孩和这件衣服很协调。



颇受争议的《情迷六月花》Henry&June


这是影史上第一部NC-17级电影!

美国环球电影公司出品(1990,彩色)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乌玛瑟曼  佛瑞德·沃德  玛丽亚·德·马德瑞奥斯

一位来自布鲁克林的女孩名叫琼·米勒(乌玛.瑟曼饰),她毫不隐瞒自己既爱
男人又爱女人,她是她的丈夫、作家亨利·米勒(佛瑞德.沃德饰)的妻子,同
时她也是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女子安娜·宁(玛丽亚·德·马德瑞奥斯饰)的爱人。

经典场面:导演菲利普.考夫曼用本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些每一个好色之徒都喜欢
的东西。在影片中有一些性描写的场景引起了很多争议,下面列出几条:
(1)宁走到一家酒巴的后门,但没想到黑暗中急切而冲动的米勒会跟着她,宁
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就算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米勒对她所做的也可能会让自己进
牢房。但很快宁就沉浸在对米勒的渴望之中了。(2)宁一直跟着琼,最终将这
个女人摆平在巴黎的一间狭小的阁楼里。

1988年,《布拉格之恋》使菲利浦·考夫曼的名声如日中天,可两年以后的影片
《亨利和琼》(Henry & June)则遭到了上至美国电影协会,下到影评界的一致
贬斥,而且由于影片中过多的性爱暴露镜头与毫不掩饰的女同性恋场面,影片被
定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NC-17级别的影片(17岁以下人士禁止观看),后来导
演本人到华盛顿抗议,换来的结果则是改定为X级(色情影片),也就是在一般
院线不得放映,只能在X级院线放映,但是在家庭录像及影碟发达的90年代,X级
院线的观众可想而知地寥寥无几,影片票房遭到严重影响。

《亨利和琼》讲述的是作家亨利·米勒和妻子琼以及女作家安娜易斯之间微妙而
复杂的感情纠葛,其中的性爱场面并不是故弄玄虚的虚张声势,而是出于呈现人
物真实思想面貌的必要辅助手段。包括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以色情文学作家萨德
为主人公的影片《鹅毛笔》,看似和性有关,实则讲述的是关于人的自由言说权
的问题,同时鞭挞了那些每日津津乐道于性话题,而又冠冕堂皇地禁止公开讨论
性问题的官僚伪善作风。菲利浦·考夫曼认为,与性题材相比,目前建立在黑帮
片、警匪片、恐怖片之上的脆弱的暴力文化更值得人们深切反思。

在迪斯尼影片的宣传海报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词:“影片适合各种
年龄的儿童。”而菲利浦·考夫曼的影片不仅不适合儿童,甚至那些被传统审美
禁锢思想的成年人也不是他理想的观众。他曾说:“如果你只喜欢按你的口味制
作出来的电影,如果你只喜欢那些让你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影片,那么我可以
自豪地对你说,我的电影不是给你看的。”

严肃艺术、政治及人性解放的话题是菲利浦·考夫曼热衷的题材,他喜欢把主人
公放在一种极端的体验中,不顾后果地去挑战传统的道德规范,挑战守旧的神经
末梢,让他们去煽动、颠覆、诱惑,在感受美好燃烧的同时也永无止境地沉沦。
因而他影片人物的对白总带有脆弱的敏感,细腻的感触,正如欧洲影片一如既往
的特质。他又融尖刻与华丽、幽默与妄想、寓言与童话于一体,在古典乐、爵士
乐、拉丁音乐、捷克民间音乐等生动而丰富的音乐形式的伴奏中拼贴出一副瑰丽
诡异的人间图景。

有人说:“我看到了所有的这一切,我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而你从我这里知道
了它们。”或许我们可以说:我们从菲利浦·考夫曼的影片中知道了他的一切。

结论:该片不仅是一部性感的影片,而且也很有内涵。这全都是因为乌玛的原因,
她值得我们对她大加赞赏。

乌玛瑟曼1970年4月29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东方文化的熏陶和一袭欧洲风韵,
使美丽的乌玛瑟曼气质独特,且有种神秘感。

1990年,著名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推出第一部标有“NC-17”级的影片《情迷六月花》,
乌玛瑟曼饰演美艳绝伦,独立不羁的巴黎女子琼,令作家亨利和其妻都对她着迷
不已,而她不仅与亨利有段破碎的恋情,也与其妻关系暧昧。


谜一般的笑脸

乌玛·瑟曼是让人第一眼看到就不会忘记的女人,因为她那张总是带有谜一般表
情的脸。有人说,乌玛的脸美到了极致;有人说,那是一张充满缺陷的脸,又尖
又长的鼻子、深陷的眼窝、分得太开的双眼、过硬的线条……

乌玛被某杂志评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美的女人之一,但是对于她的美,人们又众
口不一。

乌玛的美是复杂的,它的极致在于上帝完美地将太多的内容赋予在了同一张面孔
上,使它散发出不耀眼却夺目的吸引力。于是,凡人只好用同样像谜一样吸引着
我们的斯芬克斯之美来形容乌玛·瑟曼。

智慧

好莱坞是这样形容乌玛·瑟曼的“斯芬克斯之美”:她不是非常美丽,尽管她很
美丽;她也不是绝顶聪明,尽管她很聪明;但是她把美丽与智慧恰到好处地同时
成为了她的拥有。

乌玛·瑟曼对美丽的定义是:智慧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相融合。

16岁就辍学从艺的乌玛丝毫不缺乏优雅、深邃的气质,特别是她对人生的领悟、
对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的宽容,都不是一般同龄女孩所能达到的程度,这是乌
玛家庭给她的浸染。

年少出名的乌玛表现出早熟的冷静,总是与明星的光环若即若离。乌玛的第二个
电影形象是裸体的维纳斯,她的美让男人惊呆了,媒体疯狂要得到她的玉照做封
面。18岁的乌玛吓得躲到了欧洲——她不想成为当月的性感尤物。

乌玛·瑟曼的角色很杂。她生就一副难以捉摸的美貌和复杂的个性,她不可能像
梅格·瑞安、朱丽娅·罗伯茨、卡梅隆·迪亚兹那样成为人见人爱的甜心,她擅
再过几个月,玛娅就要有一个弟弟或妹妹了,2002年1月,乌玛将成为两个孩子
的母亲。乌玛说她希望还能再有一两个孩子,她就是在四个孩子的家庭中长大的,
她知道兄弟姐妹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



“虐待狂”的传记——《鹅毛笔》Quills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
主演: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
   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
   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
   乔奎因·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
发行: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类型:艺术/传记
限制级:R
片长:123分钟
首映日期:2000年11月22日(洛杉矶、纽约)、12月8日(全美国)
官方站点:http://www.foxsearchlight.com/quills/options.htm

    故事发生于1807年的法国。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萨德侯爵(乔弗瑞·拉
什饰),因为所著小说中含有大量性爱情节而声名狼籍,并被当时的统治者拿破
仑视为异类,关入了疯人院,由一名“心理医生”(迈克尔·凯恩饰)监视治疗。
萨德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反,舆论和权势的压迫使他更加执着,仿
佛是一种冲破传统桎梏的使命在不停的激励着他。

  经营疯人院的考尔麦神父为人大度耿直,在同德萨德长期相处中,对他渐生
好感。尽管考尔麦神父也不喜欢萨德的作品,但两人还是结成挚友。期间,还有
一名经常出入疯人院的少女(凯特·温斯莱特饰),她是萨德的仆人。德萨德的
每一部作品都是由这名少女偷偷的带到外面,得以流传于世。

  尽管萨德对抗传统文化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但他创作的现实题材
的小说却给予了当时人们思想上一次强烈的冲击,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明星阵容:

  该片导演菲利普·考夫曼可以说是好莱坞中的祖父级人物了。这位老导演早
在1978年就因执导《人体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名噪一
时。近年来他的作品不多,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的《旭日追凶》(Rising Sun),
该片曾被指责有反日情绪,但仍是1993年夏季美国电影票房十大座片之一。

  凯特·温斯莱特自乘坐“泰坦尼克号”驶遍全球后,已稳居一线票房女星的
位置。她的出演将是影片的一个卖点。据介绍,凯特会在该片中有不少暴露镜头,
影片也因此被设为受限制级。

  迈克尔·凯恩在片中饰演库尔德医生。凯恩刚刚因在影片《苹果酒屋的规则》
中的出色表演,捧走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简评:

    这部传记影片的主角,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臭名昭著,又最被歪曲理
解的色情文学作家萨德。这个在国外足以惊世骇俗的名字,甚至还成了“虐待狂”
(Sadism)的医学代名词,他的著作即便在现在某些国家也还是禁书。但从另一方
面讲,无数文学大师自称曾拜倒在他脚下,对他的现代文学鼻祖地位一再推崇。
这种绝妙人物的生平故事自然是传记电影的最佳题材。

  曾以《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享誉世界影坛的菲利浦·考夫
曼,终于将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搬上银幕。影片着重讲述的是萨德以色情文学成
名之后被关在精神病院中坚持写作的一段经历,对于萨德这个神秘作者的性格、
心理,编导都做了个人化的处理,赋予角色超越时代的思想和行为。片中,萨德
的作品色情与否、道德与否,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萨德自觉的反抗精神。
在片中,萨德更象个为自由奋斗的勇士,甚至是革命者(每次骑马来取稿件的神
秘人就更象是一名革命斗士了)。如果不是片中一再诵读那些充斥着性器官及其
隐语暗示的章节,萨德的作品在影片中很容易被理解为反抗暴政、争取自由的革
命言论。

  这是考夫曼对萨德这一形象的美化处理,虽然算是寄托了一定的理想,但也
不能不说是考夫曼的轻率之处。这种“古为今用”的改编,总会或多或少带着编
导专横的强加意念。而且,考夫曼在漫无节制的随意想象和情节编织中,采用了
过于简单的处理方式。片中大部分角色比较平面化、概念化,尤其是医生一角。
编导为使冲突集中,作了一厢情愿的处理,这个残暴冷漠的角色正好就是萨德笔
下的贵族,又恰好是个对女儿乱伦的父亲,而这个女儿居然用萨德的书籍勾引到
一个年轻男人一起私奔。编导只靠一个主要角色就描绘出十八、九世纪的贵族阶
级的风流荒唐和虚伪残忍,不知考夫曼是否得意,但其结果就是我们这些看戏的
人付之一笑——当不得真的。

  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
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
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在这种色情文学里,没
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
至还是嘲笑的对象。博伽丘“十日谈”的传统被萨德更大胆地加以发挥,人民在
对肉欲真实的接触中,在对贵族阶层荒唐的嘲笑中,现代平等意识逐渐启蒙。

  影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由凯特·莱温斯特饰演的神经病院女仆玛德林。
这个把萨德文字传递出精神病院的下层女子,在片中有点面貌不清,经常像个地
下党,但又时而告诉观众她重视的是金钱,时而又象是对萨德侯爵个人魅力的迷
恋,时而是个渴慕肉欲的少女,时而又象是自由的播火人。玛德林的形象不仅没
有随着情节的推进而更加生动深刻,反而在导演随意的支配下,显得支离破碎摇
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这个女仆形象实在已经脱离了基本的那一阶层人民的特征,
而更多的成为编导需要的理想人物,代表着底层人民的觉醒意识。

  尽管影片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仍旧不失为今年好莱坞一部值得一看的影
片。估计影片会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但要求评委们把最佳影片奖项授予这部以
萨德为主角的影片,恐怕还不太可能。乔弗瑞·拉什是影片中表现最好的演员,
但他也极有可能因为这个角色的历史名声而丧失奥斯卡影帝的桂冠。

    该片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影片
耗资不大,没有太多大场面的刻画,但对于细节描绘下足了功夫。制片从法国请
来了几位研究历史和民俗的专家亲临指导,还对演执人员进行了一次法国文化的
培训。

  影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
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
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WWW bbs.szu.edu.cn. [FROM: 61.144.235.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