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it (心如恶靥), 信区: honglou
标  题: [合集]从贾府的衰败看经济学问题 [转帖]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15 17:52:23 2004), 站内信件

scu (井蛙) 于Mon Jun  7 21:15:50 2004提到:

作者:chile_perl

  无数人为贾府的没落,是什么造成这种境况呢?如果曹雪芹是经济学家,他们
就不会只是从道德上寻找原因了。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个“官养”的纯消费集团,不具有任何自身的经济增
殖能力,
它的经济运转轨迹很简单从依据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到依据权力等级进行
政治消费、文化消费、行活消费。

  贾府只具有消费性(或曰“消耗性”),不具有任何生产性。即使从“政治生
活”、“
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它也没有显示出什么“价值指数”。在政治上,除了向皇
帝提供过一
个贵妃,定期、按例向皇帝、王公进一点贺仪贺礼之外,也只是关在家里称颂“皇
恩浩荡”之类,都属于“帮闲”范畴。贾府唯一的直接从政者是贾政,他的政绩怎
么样,实在也不敢恭维,参与“学政”主管文教期间,除了组织了一篇《词》之类
的帮闲稿子之外,确实未见有过什么建树。后来升任工都郎中,也未见有过什么实
绩端倪。再后来以“学差”身分放了外任,兼管清仓查赈,只会犯迂,连手下“站
班喝道的衙役”、“吹鼓亭的鼓手”都调动不起来,还得从家里讨银子贴补费用。

  贾府的“文化生产”也是一种纯消费,未能产生任何“文化值”,即不具有任
何社会效
益。花几万两银子搞了个园林建筑大观园,与社会上的旅游业无任何关系,除了供
元妃走观花地观赏了几个时辰之外,此后便成为贾府小姐、公子的“生活消费品”
,还要额外雇人去护理、修缮。至于“园”中的才子才女们三日一结社,五日一做
诗,弄出的文字也不都是“临风酒泪、对月长吁”式的无病呻吟,不产生任何社会
影响。

  总之,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贾府也是一个纯消费集团,对社会只产生“负价
值”。

  社会上为什么会有“纯”消费集团存在?而且,这种本不合理的存在为什么又
常常是一
种社圣的存在、威风的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古至今都不能到经济领域的本体
中去寻找。这叫“政治”,自古以来都是依据一种“本位”而存在,不向他人讲道
理的。封建社会的一切“理”都生于“皇本位”,于是一切依附、寄生、联缀在这
个“本位”上的人和事便都有“理
”。

  你看,贾府的人活得多么神气!

  不过,深层危机也始终存在。这个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养体制”羽翼下的
政治团体
、经济团体、文化团体是寄生性的,自身无“再生能力”,政治框架的崩塌必将使
之一同“玉
石皆焚”。

  即使时运好,赶上了“天下太平”年代又怎么样?也不成。这是因为:“官养
体制”的
“分配”方式除了带有鲜明的等级性之外,还带有醒目的固定性、因袭性,百年一
贯制。同样的分配额度,一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被人口膨胀、消费膨胀弄得褴
褛不堪。好,先看贾府的经济来源:

  一、定期到礼部领取的“赏银”。

  这笔收入,在第53回闪露一次,贾蓉去了一整天,才领回来。至于数量,只够
“世袭穷
官儿”过一次年用的,似贾府这样的庞大消费集团,是不放眼里的。

  二、十几处“庄子”的租赋。

  这些“庄子”不是贾府搞“土地经营”的产物,而是“国初”的“皇封”,也
是“官养体制”的一种体现。在第53回,借庄头乌进孝的口透露了庄子的数量和产
量:宁国府有庄子八九个,荣国府的庄子虽然在数量上也是八九个,但面积却大于
宁国府庄子几倍。荣国府一年的
租赋总额为“二三千两银子”,宁国府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这一点收入,连过年
的开销都不够。

  三、贾政的“官俸”。

  贾政是贾府中唯一正式做官的人,他的收入是多少,书中没有直言,只写了他
还需时时从家里寻求贴补。清朝官吏,做清官没法活的,因为“按例”领到的官俸
只是一种皇恩的象征,无法依此活命,知县的月俸只有几两银子,连“中央”级官
吏的月银也只有十几两、二十几两。

  定期领取的“关银”,十七八个庄子,最初只是贾府第一代创业者兄弟二人的
“收入”
。这笔收入只由两个人及其有限的几个家属去享用,还是满宽裕的,颇也算得上“
高薪阶层”。几代下去,人口数量和消费欲望一起膨胀,“内囊空了上来”的前景
是一定要出现的。

  “官养体制”的分配形态,因其财“源”带有纯“索取”性,支付者便一定要
使之“秩序化”、“固定化”,否则将无法承受。但是,像政治本身就是“尊严”
、“威风”的化身一样,一切吃“政治”饭的集团和个人都会本能地趋于奢侈、豪
华,趋于“高消费”。而且,在一切“高消费”中,首推政治消费。

  贾府最大的一场政治消费便是元妃省亲,这笔开销的主体部分是建造大观园,
和省亲仪典所需的人力财力。所耗银子的总量虽然没有详细披露,但仅仅“下姑苏
请聘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一项“小事”,就动用了三万两银子,省
亲的总消耗量也就不难推测了。

  一节本属于生活消费的事,一经落在政治集团头上,往往很本能地便使之政治
化,花钱买“神圣”。秦可卿死了,贾珍便凭白花上一千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龙
禁卫”。

  此外如祭宗祠、宴除夕、庆生辰、结诗社,都讲的是排场,图的是“风光”。
仅王熙凤
一个人的“生日宴”,就用掉了一百六十两银子。仅贾母“两宴大观园”中的一顿
饭,就用掉
了二十两银子,难怪刘姥姥迭叹“够我们庄稼人吃一年的了”。

  消费额度的日益膨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随着“奴役模式”的升格,造成日益
严重的人
力浪费与财力浪费。贾府第一代创业者刚刚转入“纯”消费的时候,“主子”、“
奴才”都不
会太多。至几代以后,“合族”上下已经“四五百人”,其中“主子”不足二十人
,单是贾母
一个就役使八个大丫头,二三流丫头苦干。秦可卿的丧事,由王熙凤主办,单是第
一次点卯,涉及的“婆子”、“丫环”就达一百零六人。

  在“纯”消费集团内部,绝不可能有“廉政”,也不可能杜绝浪费。他们有时
很悭吝,
但又从不会节约。这是因为,在吃“政治”饭的集团内部,任何的“积财”形式都
与实地生产
无关,都是由“权力”转化而来。多说一句话,多逞一点威,就能多捞些钱;少说
一句话,本分一点,就捞不到钱。任何一个确有权柄的“主子”,都不会放弃榨取
、盘剥。

  在捞钱的事上,有的手面很大,有的则小家子气。前者如王熙凤,单是拿合族
上下的月例钱去放高利贷,一年就捣腾出“上千两银子”,加上其它,数年下来为
“五七万金”。她的“高明处”在于将捞钱的主要活动放到府外去干,例如在铁槛
寺从老尼姑手里揽了一件人情官司,一下子就捞了三千两银子。

  和她的“手面”相比,别人的捞钱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在“主子”层人物中,
最贪钱而
又限于鸡零狗碎、小打小闹的人,首推那位邢夫人。此人身为贾府的“大太太”,
为人却猥琐得很,对“名”很淡漠,视“利”却如命。书中第46回对她做了个小介
:“……禀性愚弱,只
知奉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
入钱财,一经她的手,便克知异常。”此人虽贪钱但无事捞大钱,只能干些揩油勾
当。听说“儿子”贾琏盗卖了贾母的库存器皿,便赶紧凑上去敲诈了二百两银子。
侄女邢岫烟借居贾府,每月只有二两例银,她也不放过。难怪她的亲弟弟傻大舅在
暗中也把她咒得一文不值。

  位卑近乎草芥的赵姨娘,虽然毫无经济权力,但也见缝插针,能捞一点就捞一
点。儿子贾环上学,她便借机索取了八两银子的补贴。

  似贾府这样的外无任何新的财源、内有日益走进“寅吃卯粮”、“盛筵必散”
的境地。
这一点,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感觉到。

  怎么办?

  在“官养”温床上躺得太久的人,往往把“官养”本身看成神圣的“秩序”,
为此而耻
于在吃“皇粮”之外做任何有关生产、交换的尝试。贾府这些居住在“红楼”中的
人所做的第
一个“梦”就是:以为在“内囊空上来”的时候,单靠强化内部的权力秩序和经济
秩序,就能
延续这个纯消费集团的存在。

  贾府内部的“分配”形态也有着醒目的等级性和固定性:贾母月银四十两,有
权役使八
个“大丫头”,二三流丫头若干;夫人级人物(王夫人、邢夫人)月银二十两,有
权役使四个大丫头,二三流丫头苦干;奶奶级人物(王熙凤、李纨)自然又逊一筹
,书中没有细说;姨娘级人物(赵姨娘、周姨娘)月银二两外加一串钱,只有权役
使两个二三流丫头。连丫头也是有等级的,大丫头月银一两,二三流的丫头月银一
吊至几十钱不等。以上的“分配方案”,见于第36回。

  在生活、流通、分配、消费的几个环节中,既不开拓生产之“源”,又不节制
消费之“
流”,单一在“分配秩序”上搞强化,搞加固,实际上既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式的奢
望,又是一
种画饼充饥式的迂腐。

  第一个看出贾府好景不长、终将破败的是年纪轻轻就死了的秦可卿。她在死前
给王熙凤托了个梦,除了讲些“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之外,还大胆地提了
个建议:“赶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
出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
将“祖茔”由纯粹的祭祀场地变成有财源属性的生产基地,应当说,秦氏的设想是
贾府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分配”领域本身,而将经济意识拓展到生产领域的认冰
跃。可惜,秦氏位卑言轻,而“祖茔”又是封建社会的“圣物”,她是撼不动的,
故而才求助于贾府的“女强人”王熙凤。

  王熙凤对贾府的经济活动介入得最深,影响力也最大。上至各种仪典、婚丧、
家祭家庆的开销,下至合族四五百人月银的发放,都经她的手。基于经验,她对贾
的各处弊端也有体察。例如第13回,她在“协理”宁国府时,就思考过这样五种“
陋俗”:“一,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事无专管,临时推委;三,需用过费,
滥支冒领;四,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
求上进。”不过可以看出,她的思维深度很浅,偏重于“下人”,偏重于“细目”
,提炼不出多少“大而化之”的东西。

  王熙凤的“理财”本事有其出色处,这也许就是一直到今天仍被人视为“女强
人先驱”
的缘故。实际上,这是一种盲目。

  王熙凤的身上有四个致命的毛病:一、她的“才能”都体现在对原秩序、原模
式的强化
上,无一具有开拓性。在她的介入的经济活动中,无一涉及对“生产”环节的光顾
。二,她的“才能”用之于管理,都集中在对“下人”的监督和规范上,而同时又
意在“悦上”。赵姨娘
被扣掉了一吊钱的月例,发几句牢骚,就招得她在背后大骂一番,而王夫人的丫头
中死了个金钏,无意再补,这位凤姐却一定坚持“老例”。三,此人文化素质太低
,管理手段较为原始、野蛮、动辄抽鞭子、打嘴巴、扣工钱,别无文明手段。四、
她为人太“私”,为自己捞钱的心太盛,单是高利贷一项就牟取了“五七万金”。

  用这样的人去拯救贾府,实在是画饼充饥。恰恰相反,她的非法行为、野蛮管
理、舞弊肥私只能加速贾府的破败。

  值得一提的倒是年轻小姐探春,她的悟性比王熙凤要出色得多。在她代管贾府
财政的那段时间,曾大刀阔斧干了一件在贾府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事将大观园“
承包”给几个确有生产经验的“老妈妈”,仅这一项改革,就抵消了小姐们每月2
两银子的“粉脂钱”,一年下来还有四百两银子的进益。她这项改革,最有生命力
的一条是使生产者的劳动付出与经济收益挂钩。

  在贾府的经济史上,这是第一次将“资本增殖”做为经济振兴前提的改革实践
,已经跳
出了在“分配”秩序上作茧自缚的窠臼。

  探春毕竟也是个位卑言轻的人,身为女孩且又庶出,她的改革绝不可能触动贾
府的至高权力层,因之也是过眼烟云。

  好在贾府的种种改革之梦并非都只是历史,它至少能对后人有所启迪:“官养
体制”不
解体,经济运转的最终归宿只能是破败。

每次看红楼梦,我都会感叹一个成年男人(贾政)养家(上百口人)的辛苦.

Wolfgame (心如止水) 于Mon Jun  7 22:49:58 2004提到:

   有意思^_^



cunmo (老井) 于Tue Jun  8 12:11:35 2004提到: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红楼梦。。。

            ~~~~~~~~~~~~~~~~~~~~~~~~~~~~~~~~~~~~~~~~~~~~~~~~~~~~~~~~~~~~~~
学政又不是翰林,写颂胜的马屁文章不是人家的份内的活。
                 ~~~~~~~~~~~~~~~~~~~~~不知作为学政,干什么才称的上是有建树。

~~~~~~~~~~~~~~~~~~~~~~~贾府的奴才,没有外雇的,就一个包勇还是,别人荐来的。
贾府的奴才核心是,世代为奴的家生子,偶尔有外买的,还担心买来的不知根底。
~~~~~~~~~~~~~~~~~~~~~~~~~~~~~~~~~`
这不是赏银,是祭银,作为开国功臣,礼部是定期要主持祭祀的。
~~~~~~~~~~~~~~~~~~~~~~~~~~~`不知怎么算出来的,乌进孝的礼单字上是5000两,
这是在大灾的情况下,荣国府的庄子,按老乌的说法是,受灾更重,面积虽然大,可也
就这么点出息。不受灾的情况下可想是比这要多的多的。
~~~~~~~~~~~~~~~~~~~~~~~~~~~~~~~
清制,一品大员是180两的年俸,工部员外郎在从二品上转悠,年俸怎么的都在100两
上下。而且作为京官,还有体制外的收入,外官的冰敬,炭敬的,一年不会少的,当
过学政自然有门生,门生每年的孝敬,也少不了。谈到贾府收入,我们不能忘了,贾
府还有两个世职,这是很重要的,而且也不会少,相反应该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按
贾母的说法是,如果这两个世职不失,家里还能展转腾挪。。
~~~~~~~~~~~~~~~~~~~~~~~~~~~~~~~~~~~~~~~~~~~~~~~~~~~~~~~~~~~~~~~~~~~~~~~~
几代人,下来,也只是嫡长子一支在享用,人也没几个,其他的都穷,贾芸为了巴结
王熙凤,连15两银子都要借。
                                                        ~~~~~~~~~~~~我印象
中是20两。
~~~~~~~~~~~~~~~~书里说了,是12两,贾母和王夫人喜欢她可怜她,加到了20两,
跟王夫人比肩。
                                     ~~~~~~~~~~~~~~~~~~~~~~~~~~~~~~~~~~~
这还包括了陪嫁的。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