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K (dinman的马甲), 信区: sanguo
标  题: 被遗忘的英雄——鲍信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Nov 22 12:58:09 2006), 站内

    近日重读《三国志》,发现在曹操发迹之前,有一个人对曹操的历史轨迹产生过重要影
响,那就是鲍信。
    那么鲍信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志》没有鲍信的传。他的事迹分散在武帝纪、董卓传、袁绍传和他的儿子鲍勋的
传中。对于鲍信,王沈的评价是“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三国志·鲍勋传
》注引《魏书》)
    从散乱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鲍信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的政治理想也是
要维护大汉王朝的统治,所谓“拨乱反正”。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董卓;曹操倡义兵,
鲍信与弟鲍韬立刻响应;曹操追击董卓,“汴水之败,信被疮,韬在陈战亡。”袁绍在盟军
中擅权专利,鲍信劝曹操不与之同流合污,避于河南。这些就是王沈所评的“少有大节”。
    鲍信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董卓进京,“信知卓必为乱”;关东诸侯联盟时,“时绍众
最盛,豪杰多向之。”鲍信已经看出袁绍已非“拨乱反正”者。“今绍为盟主,因权专利,
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鲍信也看出,曹操才是“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的英雄,所以
在刘岱被杀,立刻迎曹操为兖州牧。
    鲍信又是一个有谋略的人。“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
欲击之,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
,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
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三国志·武帝纪》)。对于黄巾军乌
合之众,没有后方的特征,鲍信的分析是十分正确的。提出的策略“避其锋芒,耗其锐气,
待其力衰,以鼓而败之”也是非常恰当的。之前,趁董卓立足未稳,议除董卓,见袁绍擅权
专利,避之河南,都体现了鲍信的“沈毅有谋”。
    鲍信还是一个清廉正派,宽厚爱人的君子。鲍信的父亲鲍丹“世以儒雅显”;鲍信的儿
子鲍勋“清白有高节”;鲍信本人,《魏书》的记载是“虽遭乱起兵,家本修儒,治身至俭
,而厚养将士,居无馀财,士以此归之。”
    同时,鲍信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诸侯。曹操在已吾起兵之时,仅有五千人(《三国志·
武帝纪》注引《世语》),而此时鲍信拥步卒两万、骑兵七百、辎重五千余乘(《三国志·
鲍勋传》注引《魏书》)。其时盟军总兵力按《三国志》的记载也就是十余万。可见当时,
鲍信虽然官衔不是最高(“济北相、行破虏将军”),但实力还是很强的。
    以我之见,鲍信此人,确可以称之为英雄。只可惜,由于不幸战亡,在英雄辈出的三国
时代,鲍信也就很容易的被遗忘了。

--
鑒于很多人錯認爲dinman和GK是同一人,在此鄭重説明,dinman是我前ID,現已給我
LP使用。爲了讓以前認識dinman的朋友還能認得我,暱稱還將保留一段時間。


※ 修改:·GK 于 Nov 22 13:00:33 修改本文·[FROM: 219.134.131.248]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9.134.131.24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