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ndywang (阿虎),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导弹知识全攻略--分类三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5月27日16:54:2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按作战使用分类————————

战略导弹 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它是战略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携
带核弹头,用于打击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目
标,以及拦截来袭战略弹道导弹。战略核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和军事科
学技术综合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分类 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舰)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
导弹等;按作战使用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 ;
 按飞行弹道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
弹。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
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
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
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
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组成 战略弹道导弹一般是多级导弹,主要由弹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弹
头系统等组成。弹体是连接、安装各部件和系统的圆柱形承力壳体,具有良好的空
气动力外形。推进系统是用于推进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
机。制导系统是导引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 由测量装置、 计算装置、姿态控制
系统等组成。通常采用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弹头系统是摧毁目标的装置
,主要由壳体、核装置、引爆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子弹头释放机构、末助
推控制系统和突防装置。战略巡航导弹的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有所不同:战略巡航
导弹弹体上安装有弹翼;主发动机即巡航发动机,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助推器即
加速器,一般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全程制导系统;战斗部安装在导弹的前部或
中部。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V-1和V-2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
展战略导弹。美国先重点研制战略巡航导弹,于50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后研制成功
"斗牛士"、"鲨蛇"等中程、洲际巡航导弹,有的装备了部队,但由于性能较差,不久
陆续退役。与此同时,美国也注意了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并先后研制出"雷神"、
"丘辟特"、"宇宙神"等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于5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前苏联
先着重发展战略弹道导弹,并在中程弹道导弹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洲际弹道
导弹的研究工作;导弹推进系统采用了并联捆绑技术,将4台助推发动机捆绑在主
发动机周围,避开当时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多级火箭分离、高空点火等技术障
碍,于1957年8月试射成功,从而缩短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时间。美、苏两国早期
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都是液体推进剂导弹。这种导弹的主要问题是:导弹在地面存
放和发射,地面设备复杂;液体推进剂需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生
存能力弱,可靠性差,命中精度低,圆概率偏差约为4~8千米。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克服前期战略弹道导弹存在的问题,采用发射井内
贮存、井内发射,并研制水下发射的潜地弹道导弹,提高生存能力;采用固体推进
剂、可贮液体推进剂,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全惯性制导,改进制导技术,提高
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缩小到4千米以内,最小可达几百米;采用诱饵、假弹头
和抗核加固等突防技术,研制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美、苏两国分别于
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装备了集束式多弹头;70年代初期和中期,装备了分导
式多弹头,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除进一步改进惯性制导系统和加固导弹发射井外,为提高战
略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制机动性能好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例如
,前苏联的SS-24导弹由铁路列车载运机动发射;SS-25导弹由汽车载运,在公路上
机动发射,也可部署在加固的发射井内发射。同时还注重增大潜地弹道导弹的射程
,扩大核潜艇作战巡逻海域,加紧机动式弹头的研究,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
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硬(点)目标的能力。此外,加强新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以
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
  60年代初期,法国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70年代初,地地中程弹道导弹和潜
地中程弹道导弹先后装备部队,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并装备分导式多弹头导弹。
60年代末期,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

  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战略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
器试验。此后,又发展了远程、洲际弹道导弹。
  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苏等国先后研制和装备的战略导弹已达90多种型号,现
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有30余种。此外,还装备有战略巡航导弹。战略导弹经过几次
更新换代,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在1000~10000千米以上;弹头由单弹头
发展到集束式和分导式多弹头 ;弹头(战斗部)威力有万 、十万、百万、千万吨梯
恩梯当量级;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由数千米精确到几十米;发射准备时间由十几
小时、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发射方式由地面发射发展到半地下、地下、水面、
水下和空中发射,由地面固定发射发展到机动发射,由发射井热发射发展到冷发射
等。
  战略导弹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改进制导技术,开发和研制更先进的制导装置,
不仅对弹道的主动段进行制导,而且对弹道的中段或末段也进行制导,进一步提高
战略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一种弹道导弹可采用多种发射方式和可装配不同弹头的
导弹,对导弹和导弹发射井进行抗核加固,进一步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
能力;完善大型战略弹道导弹,并发展小型的、机动的、携带单弹头的战略弹道导
弹,研制隐身效果更好、飞行速度更快的战略巡航导弹,发展防御定向能武器和动
能武器的新技术,以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简化导弹发射装置和设备,研制性
能好的标准化零部件,进一步提高战略导弹及其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逐步实现
导弹固体化、小型化和操作使用自动化,进一步提高机动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战役战术导弹 用来压制和破坏战役战术纵深内目标的导弹。有些国家称战术导弹

  分类 按弹道特征分,战役战术导弹有弹道和巡航两类。弹道导弹采用火箭发
动机,结构简单,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中。导弹沿一条近似半椭圆弹道飞向
目标,多在弹道主动段进行制导,在被动段作惯性飞行。有的在弹道末段和中段制
导。各国现装备的主要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一般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它在稠密
大气层中靠翼面产生的气动升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等速巡航飞行,进行全程制导。

  结构 战役战术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和弹上电源等
组成。战斗部由壳体、装药、引信系统和传爆系统等组成。战斗部装药有常规装药
(炸药)、核装药、特种装药。常规战斗部效能有爆破、侵彻爆破、杀伤、破甲和穿
甲之分。爆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坚硬的军事装备和设施。侵彻爆破战斗部主要用
于破坏半地面、半地下与地下的军事设施和装备。杀伤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易损目
标。破甲和穿甲战斗部用于毁伤装甲目标。战斗部又有单弹头和子母战斗部(又称
多弹头)之分。子母战斗部是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子弹头,当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
按照预定程序施放子弹,造成对大面积目标的杀伤和破坏。子母战斗部又有集束式
和分导式之分。集束式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固定目标,分导式战斗部的母舱带有制
导装置,子弹作惯性飞行,可以攻击活动装甲目标。
  推进系统由发动机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部件组成。它利用反作用原理产生
推力,使导弹获得所需的速度。有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两级发动机,有的采用
一台双推力发动机。发动机有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火箭发动机又
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种 。 液体火箭发动机能量较高,推力可调
节,能多次启动和关机,工作时间较长,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贮存和使用。固体火
箭发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很大的推力,使用
维护简便安全,便于运输和长期贮存。但其比冲低,推力和工作时间受环境初温的
影响较大,推力大小不易调节,不能多次启动和重复使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装备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导
弹只带燃烧剂,不带氧化剂,比冲高,飞行高度一般在25~30千米以下。70年代发
展的巡航导弹,采用尺寸小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马赫数为 0.7~0.8,耗
油率低,能实现低空和远距离飞行。 制导系统包括导引和控制两个分系统。导引
系统可全部或部分装在弹上,控制系统则全部装在弹上。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的
制导方式有惯性制导、雷达区域相关制导、雷达指令制导、寻的制导、复合制导等
。采用惯性制导的导弹的制导系统由导弹自载,不受外界干扰,制导精度可达最大
射程的万分之几,广泛用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的主动段制导或全程制导。雷达区域
相关制导不受天候影响,主要用于弹道末段制导。当导弹飞到目标区上空时,弹上
雷达扫描目标区,从而将导弹导向目标。目标区地形特征比较明显时,命中的圆概
率偏差有的仅有几十米。雷达指令制导主要用于弹道中段制导。它的作用距离远,
不受天候影响;但制导误差随距离增加而增大,且易受无线电干扰。寻的制导用于
弹道末段制导,多采用被动式制导。这种制导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分
辨率高,受云雾等气候影响较大。复合制导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优点,
制导精度高。有的弹道导弹主动段采用惯性制导,中段采用雷达指令制导,末段采
用寻的制导,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运动目标。
   弹体由各舱段及空气动力面联接而成,具有良好的气动力外形,用来安装战
斗部、制导系统、推进系统等。通常用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空气动力面包括弹
翼、舵面和尾翼。弹道导弹一般不带弹翼。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通常是弹体的一
部分。
  弹上电源由电池、配电器、电缆等组成,用以保证制导系统、推进系统、战斗
部用电。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开始研制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性能相近的
地地导弹。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导弹大都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
动机,惯性制导或无线电制导,弹体体积大,地面设备多,机动性差,发射准备时
间长,命中精度低。70年代的导弹已形成系列,射程从数十千米到数百千米。采用
惯性制导或简易惯性制导,命中精度为数十至数百米。采用固体或预包装可贮液体
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短,"潘兴ⅠA"和"长矛"导弹(见图),从占领阵地
至发射仅需15分钟,5~10分钟即可撤离阵地。80年代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特点是
:采用先进制导技术,命中精度显著提高,达最大射程的万分之几,圆概率偏差只
有25~40米;发动机采用高能推进剂和轻型壳体材料,提高了比冲和质量比;战斗
部有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还有各种功能的常规子母战斗部、化学战斗部,有的
还装配分导战斗部攻击活动装甲目标;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有的导弹可在10分钟
内完成发射准备。
  战役战术导弹将重点发展近程和远程的,其核战斗部将向小型、低当量、突出
某种破坏效应的方向发展。采用复合制导技术,以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仅
有几十米。改进机动的多发联装的箱式发射装置,缩短战斗准备时间,提高反应能
力。
--
“抗日战争要由你们来打,至少得八十年”----某一学者
“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兴趣甚浓”----托洛茨基
“毛泽东主席:请你是否考虑用最直接的方式帮助我们”----金日成求援信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1.5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